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欢度元宵斟一杯幸福满满聚一家团团圆圆


点击图片 订购期刊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投稿网址:http://sxllyj.ajcass.org


2021年第1期目录




内容提要


唯物史观与太平天国研究

崔之清  姜涛 等


【编者按】今年是金田起义170周年。70年前,195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胡绳同志执笔的社论《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指出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及其体现出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次年开工、1958年建成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其第二块浮雕为“金田起义”。范文澜先生则在《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郑重指出,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些具有标志性的表述和事例,为研究工作树立了正确导向。然而,近三十年来,全盘否定洪秀全和太平天国、一味美化曾国藩及湘军的声音增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本刊约请六位学者围绕“唯物史观与太平天国研究”撰文,希望能对相关问题有所澄清,对深化思考、推进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用科学精神与历史对话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

于化民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对历史科学的定位、历史研究的指导理论和思想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地汲取历史智慧和滋养,作了系统与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创造性地阐发了一系列新论断、新命题、新观点。习近平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体大思精、新意迭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俯仰天下的情怀和坚定的历史担当,对发展新时代历史科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就是要认真体认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历史理性和科学精神,以史为鉴,把握规律,面向未来。

关键词:习近平  历史科学  社会规律  科学精神


量化历史与新史学

——量化历史研究的步骤和作为新史学的价值

林展  陈志武


内容提要:随着历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历史数据库建成和向学界开放,历史研究也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有效利用大规模的史料。量化历史作为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历史大数据挑战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量化历史在国际学术界发展较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析方法,本文以基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展开的量化历史研究为例,详细说明其研究步骤,分析其在应对历史大数据的挑战、识别历史的长期影响、促进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流与对话等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量化历史  新史学  历史大数据


早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式论略

——以蒙文通为考察中心

陈勇  宫陈


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核心主题是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围绕这一主旨衍生出“重新认识史实”和“重新认识史学”这两大主题,前者推动了近代中国通史著作的编写与出版,后者催生了作为学科专史的中国史学史的诞生。较早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反思的学者有梁启超、朱希祖等。其后,姚名达、蒙文通、金毓黻等人先后就中国史学史进行了具体探索。早期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式呈现出取舍于经史之间的特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人以史官、史著、史家为撰述主体探究史学的发展,蒙文通则突出传统学术中的经学、义理等观念对史学发展走向的影响,形成一种自觉区别于梁启超等人的中国史学史的叙述模式,在早期中国史学史的书写中别具一格。深化当下中国史学史研究,可从蒙文通等早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者的著述中汲取养料。

关键词:蒙文通  中国史学史  研究范式  由经入史


全面抗战时期蒋介石评价的几个问题

陈谦平


内容提要:关于全面抗战时期蒋介石的评价颇为复杂。虽然蒋介石在抗战前期决心很大,但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屈指可数,在英美干预无果的情况下,蒋介石亦期望能同日本达成某种停战协议。不过,蒋介石进行谈判是有底线的,即日本必须尊重中国行政主权及领土完整。蒋介石的反共政策贯穿于抗战始终。他之所以同意实施第二次国共合作,实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苏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以及期待苏联对日本宣战所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作为政治领袖的蒋介石,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心胸过于狭窄,性格固执狂躁,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他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与应付能力。他考虑更多的是国民党一己私利,因而积蓄实力,消极抗日,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的溃败,使得国际局势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全面抗战  蒋介石  中共  国际抗战  评价


越南古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和构建初探

成思佳


内容提要:越南古史涉及其民族和国家起源问题,历来为治越南史之学者所关注。过去,由于史料方面的缺失和限制,中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证和探讨越南古史的历史真实性,甚少有人注意越南古代史家书写和构建其古史的整体历史过程。本文结合新发现的《大越史略》抄本和越南古代其他主要的代表性史籍,将越南古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和构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包括陈朝史家对古史的最初书写和构建、后黎朝史家对古史的丰富与发展以及中兴黎朝、西山朝和阮朝三代史家对古史的修正与定型。越南古史的书写和构建不仅为当时的越南诸自主王朝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越史叙事的话语体系,亦成为近代以来越南构建其现代民族和国家的重要历史素材。由于深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与浸润,越南古代史家笔下的本国古史亦包含很多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特征,这是中越两国之间长期交往的一种必然产物和历史记忆。

关键词:越南  古史叙事  历史书写  中越关系  《大越史略》


克里斯多夫·戈沙的越南史研究叙论

王子奇


内容提要:克里斯多夫·戈沙是当代西方著名的越南史研究者,他提出了“去动员化”“去例外化”“去简单化”等概念。他以现代化为视角考察越南史,摆脱了政治语境叙事。通过横纵向比较研究,戈沙指出越南历史并不“例外”,其国家发展史与很多国家类似,南北分裂的状况根植于越南历史的背景环境之下而并非冷战造就的一段“特殊”经历。在研究中,他擅长运用多语种、多形式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尤为注意呈现历史的多样性与偶然性。他提出,越南的现代化远比法国殖民者入侵及统治开始的更早,其历史远比“简单”叙事框架下的描述更具复杂性与多样性。戈沙的研究理念、方法与观点对当代越南史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克里斯多夫·戈沙  越南史  印度支那



书籍史和启蒙运动研究的往昔与未来

——美国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访谈录

张弛  成沅一


【编者按】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哲学学会院士、哈佛大学“卡尔·福兹海墨大学教授”、 “大学教授”是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达恩顿是哈佛大学在其荣休后仍终身保留办公室的两位教授之一。以下注释均为采访者所加。哈佛大学前任图书馆馆长。他的代表作《启蒙运动的生意》《屠猫狂欢:法国文化史钩沉》《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等,都已有中译本问世。2019年10月,达恩顿教授应浙江大学法国史研究中心邀请赴浙大交流访问。在此期间,张弛和成沅一对他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达恩顿介绍了他走向书籍史研究的心路历程,并分享了他对书籍史及其扩展领域阅读史和交流史的看法,对前述领域涉及的集体意识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的理解,以及对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中启蒙史学方向变迁的理解。


刘泽华与历史认识论研究

王丁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凸显,历史认识论成为其中的焦点,而刘泽华则是这一时期国内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反思“文革”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历史认识问题,将历史认识划分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贯通性认识、是非性认识五种形式,初步建构了历史认识论的基本体系。刘泽华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注重历史认识的主体意识,强调历史认识要关注现实社会,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历史认识论  刘泽华  主体意识  现实关怀


祝元宵节快乐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期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